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旅遊業蓬勃 土地更緊絀


《資本壹週》679期 (2018年11月15日)

1.旅客必來,因為港珠澳大橋就是一個景點。
2.交通方便了,往來頻繁了,樓價豈會大跌?
3.下跌了3%豈能叫「調整」?15%才算吧?

旅遊業蓬勃 土地更緊絀
港珠澳大橋自從上月下旬開通以來,已經經過三個星期。以週末兩日(週六及週日)計,根據香港入境處的資料,第一個週末,經大橋出入境旅客人次為十三點七萬;第二個週末增加了足足一半,至十八點八萬;第三個週末的兩天,按週先增後減,總體則維持在十八點八萬的水平,平均每日超過九萬,遠遠高於政府估計開通初期的五萬六千至六萬九千人流。

事實上,港珠澳大橋創下多個世界第一——大橋全長五十五公里,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包括長約二十二點九公里的主橋、六點七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以及四個人工島;當中,海底沉管隧道亦是全球最長,打破了韓國巨加大橋三點七公里的舊紀錄,而每節沉管排水量達七點五萬噸,也是全球最大。新華社便形容大橋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樑工程」,又稱其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

既擁有多個世界之最,而莫說全國,淨計週邊城市,已經擁有眾多人口,又豈有不參觀之理?旅客根本不用前往香港別些地方,只須花上短短幾個小時來回走一趟便足夠,因為大橋本身就是一個景點!

話說回頭,近日在淺水灣發現多了很多內地旅行團,觀乎旅客的年紀與衣着打扮,似乎是「退休黨」;究其原因,相信是兩項大型交通設施開通的緣故,除了港珠橋大橋,此前還有九月下旬的廣深港高鐵,交通方便了,內地旅客多了理由來港觀光,自然來得頻繁了,今次來這裏逛逛,下次往那裏看看,再下次又到其他地方……

如此這般,香港樓價豈會大跌?淨計旅客坐低食個包,都需要地方吧?此外,做生意的,亦需要地方,一句到尾,香港就是土地不足,即使「明日大嶼」落實,填了一千七百公頃出來,可以容納一百一十萬人,也只剛好等如二十年間每日一百五十個單程證的數量罷了。

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報一百八十二點七三,按週下跌百分之零點五,連跌六週,累跌百分之二;即使比起八月中的高位一百八十八點六四,也只是下跌了百分之三,此等幅度豈能叫做「調整」?起碼回落百分之十五才算「調整」吧?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頻頻爆出的「破頂價」,只是零星個案,如果以「破頂價」計算下跌幅度,也不公道。

總而言之,隨着旅遊發展局愈搞愈多活動,愈發宣傳香港,加上西九文化區的逐步啟用,戲曲中心便將於明年一月開幕,如果再興建體育館等設施,就更加不得了。因此,填海一定要填,另外還要多管齊下,大量增加土地供應。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加上高鐵,促進內地旅客更頻繁來港。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 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 投資涉及風險。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 任何用途均須遵守所有適用之法律。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