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內地車市走下坡 新能源車逆市呈強


今年首十一個月,汽車產銷按年繼續呈下降趨勢,跌幅更較首十個月擴大。

今年內地汽車銷售每況愈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指,今年首十一個月,汽車產銷按年繼續呈下降趨勢,跌幅更較首十個月擴大,更料全年汽車銷量同比下降百分之三,意味著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二十八年連續增長。同時又預測,明年全年汽車銷量更會是零增長。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卻是逆勢增長,料今年全年產銷可達至一百二十萬輛,明年更可增至一百六十萬輛。基於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絕大部分銷量都來自中國,故不少跨國企業已部署明年的發展策略,似乎對本土車企帶來巨大衝擊。不過,隨中國對新源能汽車的核心技術得以提升,內地車企亦有能力與外企一較高下。

中國汽車銷售量增長於十月大幅放緩,及至十一月仍沒有改善,跌幅反而更大。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十一月汽車產銷量按月呈小幅增長,但按年則下跌百分之十三點九,全國汽車銷量為二百五十五萬輛。其中,乘用車銷售同比下降約一成六;商用車銷售則同比增長一點七個百分點。

而今年首十一個月,汽車產銷按年繼續呈下降趨勢,汽車產銷分別為二千五百三十二萬輛和二千五百四十一萬輛,按年下降百分之二點五九及百分之一點六五,其中乘用車的產銷按年下降百分之三點三七和百分之二點七七,降幅較首十個月有所擴大。即使是車企的銷售利器SUV,如今熱度也不再。據中汽協數據,今年六月開始,SUV車型開始單月持續同比下滑,首十一個月SUV累計產銷量首次呈現下滑,銷量累計同比下降百分之零點八。

按目前銷售走勢,中汽協預計,全年汽車銷量為二千八百萬輛,同比下降百分之三,這亦意味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二十八年連續增長,成為一九九○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中國IGBT市場有九成的分額掌握在英飛凌、三菱等海外巨頭手中。

明年或零增長

不單是今年,即使是明年也不會否極泰來,據中汽協日前發布的二○一九中國汽車市場預測報告,明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預計明年全年汽車銷量為二千八百萬輛,即零增長。其中乘用車預計銷量為二千三百六十萬輛,與今年持平;商用車預計銷量為四百四十萬輛,小幅增長百分之一。中汽協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剛需仍然存在,但需要三年左右時間進行緩解。

這邊廂的傳統汽車一蹶不振,那邊廂的新能源汽車卻漸漸冒出頭來,今年一至十一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分別完成一百零五點四萬輛和一百零三萬輛,同比分別增長百分之六十三點六和百分之六十八。對於新能源汽車實現百萬目標,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陳士華表示,預計今年全年產銷會達至一百二十萬輛,二○一九年會持續相對高速發展,較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至少增長四十萬輛至一百六十萬輛。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增長空間巨大,車型也逐步高端化,未來或將成為支撐車市發展的重要驅動。

當然,造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有諸多因素,但不置可否的是,未來新能源車市場仍具有強大的增長潛力。市場的增長,伴隨內地的新能源汽車企業亦同步成長。首十一個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企業為上汽、吉利、長安、東風、北汽、長城、奇瑞、一汽、廣汽和比亞迪,十家企業共銷售汽車一千零四十二點三五萬輛,佔中國品牌汽車銷售總量的約八成二。據了解,與去年同期相比,吉利、奇瑞和比亞迪銷量呈兩位數的增長。

截至今年十一月,比亞迪累計申請IGBT相關專利一百七十五件。

外資競爭激烈

然而,有分析稱,明年注定是汽車產業調整之年,包括車企對自身產品的調整。據悉,明年大部分合資企業和豪華車品牌,均會推出純電動車型,如奧迪首款純電動車型e-tron、寶馬iX3車型。這都會為那些想走高端路線,但又尚未站穩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帶來巨大衝擊。

據跨國車企巨頭的發展戰略,大眾計畫至二○二○年,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推出十款車型,並計畫國產新能源汽車銷量達三十萬輛;奧迪計畫至二○二五年,將向市場推出超過二十款電動車,其中十二款車為純電驅動,覆蓋從A級至D級的所有級別車型,實現全球範圍內提供的三輛奧迪車中,就有一輛是電動車的戰略規畫;寶馬則更為進取,計畫至二○二五年,提供的二十五款電動車型當中,有十二款為純電動車型。

跨國車企的強勢加入,為市場增添更多變數,對於本地薑車企而言,競爭愈見激烈,北汽新能源總經理鄭剛指出,全球的汽車產業已進入一個「黑天鵝」時代,各種挑戰一再向內地車企襲來,商業模式的變化、技術的更迭、政策的調整,將會較過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頻繁。同時,結合車聯網的軟件、車載操作系統、電子電器軟件,及至「三電」控制軟件的發展,汽車行業已開始軟硬一體化的垂直整合。

他續指,特別是中美貿易戰發生後,國內車企都明白到,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上,與發達國家還有太多差距,導致在很多業務領域都處於被動局面。正如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技術之一IGBT,等同電力電子裝置的「CPU」般。而在中國市場,中高端IGBT的產能嚴重不足,需長期依賴國際巨頭,導致「一芯難求」。資料顯示,中國IGBT主流市場一直被國際巨頭壟斷,有九成的分額掌握在英飛凌、三菱等海外巨頭手中。由於外資巨頭掌握IGBT的核心技術和定價權,這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的一大障礙。

中央為新能源車提供補貼,從而帶動汽車銷售。

本土技術崛起

不過,隨著以比亞迪(01211)為代表的本土新能源汽車廠商在IGBT領域實現的技術突破,中國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格局正悄然生變。據悉,作為中國第一個實現車規級IGBT大規模量產的本土企業,截至今年十一月,比亞迪累計申請IGBT相關專利一百七十五件,其中授權專利錄一百一十四件。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本土技術崛起,有望打破國際寡頭在該領域的壟斷局面,同時亦會影響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

與此同時,隨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式增長,IGBT市場也有望迎來「井噴期」。集邦咨詢的預測顯示,二○一八至二五年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帶動的IGBT市場規模共計超過一千二百億元。其中,二○二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所用的IGBT市場規模將達二百一十億元。二○一八至二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所用IGBT累計新增市場規模超過九百億元。

面對IGBT市場爆發的機遇,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本土IGBT供應商,在技術日趨成熟的基礎上繼續深耕布局。據悉,比亞迪投入巨資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碳化硅)項目,目前已大規模用於車載電源,有望於明年推出搭載SiC電控的電動車,預計二○二三年採用SiC基半導體,全面替代硅基半導體(如硅基IGBT)。由此可見,國內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力不但得以加強,甚至可引領下一代電動車芯片的變革。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