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
創業家・名人系列・著名品牌

邵在德 規劃香港未來


生意人都會知道規劃的重要性,按部就班,如何部署,其發展前景可以是一天一地。然而我們居住中的香港,卻常被指責沒有長遠的城市規劃,尤其今日全球都在談論城市的可持續性,更令人關注香港的未來。甚麼是未來?我們沒有水晶球,自然不得而知,但我們可以相信,如何抓緊今日,其結果就展現在未來。

邵在德(Markus)一直都關注香港人的生活環境,由「Designing Hong Kong」(創建香港)、「世界自然基金會」、「健康空氣行動」等組織,再到「行德Walk DVRC」,他對香港的關心,一日比一日濃。他說:「因為我是在香港長大的。」這份對香港的感情,令他更加堅持自己的理念。

本年度的KODW(設計智識周)以「明日城市——設計宜居生活」為主題,廣邀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專業範疇的講者與嘉賓,一同探討城市的可宜居及持續發展方案,其中一個討論環節,便邀得「行德」主席邵在德出任嘉賓之一,其題目為:「人先於車:規劃香港的未來」。談起邵在德,其實他跟敝刊是有點淵源的,因為在大約12年前,亦即2006年中,當他還是擔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區主席時,便曾接受過敝刊訪問。時移世易,在過去十多年間,香港不斷地起著變化,舊荷里活道警察宿舍已活化成PMQ,舊中區警署建築群又活化為大館,並於不久前開幕,形成一幕幕新的風景線。新與舊,過去與未來,這種對立關係,向來是香港的寫照,多年來看在邵在德的眼中,有何感受?為了準備這次訪問,筆者特別事前張羅了12年前那本刊登了其訪問的一期雜誌,然後在訪問時交到他眼前,他嘩然一聲,徐徐地一頁一頁地揭開,細意地觀看一番………然後開始了我們之間的對話。

熙來攘往的德輔道中,成為了「繁忙」中環的象徵。

C:Capital CEO

M:邵在德(Markus)

往前看與往後看

C:其實你的外形變化不多,還是一樣瘦削,只是頭髮顏色有很大變化,灰白了很多。你是讀歷史出身的,對於已過去的時間,亦即歷史,你所持的態度是怎樣的?你是個喜歡往後看,還是往前看的人?對於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歷史」究竟有多重要?

M:哈,其實我是胖了一點的。這是個很好的問題。我作為一個讀歷史的人,自然喜歡回顧過去,因為歷史是很有趣的,而由歷史呈現出來的智慧,更是一個個很好的指引,令我們知道現在應該怎樣去做。但我認為,對歷史的認識,現在這一代已越來越薄弱,尤其是年青一代,他們與過去歷史之間的連繫,已日漸疏離。回看香港,目前還有很多歷史、懷舊的部分遺留下來,因此作為香港市民的一員,我是感到非常驕傲的。另一方面,我亦是個往前看的人。我是在香港長大的,在我成長的年代,人少、車少,又有很多公眾空間,現在當然有很大分別了,人又多、車又多,不過香港仍有美好的一面,如香港人一般都很有禮貌、有紀律,城市充滿了活力,而且犯罪率低,是個很好的居住地方。我始終相信,未來會怎樣,是由我們去建構出來的,為何我在多年來一直都積極地參與很多社會活動?因為我很想成為建構未來的一部分。

C:我相信,這是一種樂觀的態度來的,不是嗎?

M:過去已過去,不要再留戀。香港的未來會怎樣,是要靠今日香港人的努力,在這方面,其實每個人都是有份去參與及建設的。

建立可宜居城市

C:你有很好的家族背景,有律師的專業,為何在近十多年來,會如此關心香港的環境,尤其是生活的空間?

M:我對香港的環境一直感到很大興趣,在過去12年以來,我都特別關注這個範疇。我想是跟我於二千年之間加入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有關的,基於我在基金會的角色及工作,於是就令我越來越關心市區內的環境及情況。對很多香港人來說,居住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是大家生活及工作的地方,故此一個理想的居住環境,應是在各方面得到平衡,並為市民帶來一個健康的環境,這是非常重要的。

C:要參與,就要投入,十多年過去,你認為香港人對生活環境的意識及警覺性是提高了嗎?

M:有,是大大地改變了(Huge Change)!在十多年前,我跟陸恭蕙、黃匡源及司馬文等創立Designing Hong Kong,特別關注香港的可持續發展,最初創立時策動了一些關於城市規劃的活動,結果很少市民參與,是很難很難做。後來因為中環天星碼頭要搬遷,很多市民都關心起來,更專程前往碼頭,希望看到最後一面,於是乎,在一夜之間,香港人對居住環境、城市規劃等議題的認知度都徹底地改觀。到了今日,這份關注,更加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年青人,特別投入其中。他們開始意識到,原來過去的城市規劃方式,已不再適用於今日社會了。因為現在的香港不像在60、70、80年代,那時幾乎每十年就有100萬人口的增長,要興建很多醫院、學校、公屋等基礎建設施,現在的人口增長穩定下來,因此在規劃方面,應是著重社區鄰里之間的關係、更好更清潔的居住環境等方面。但我想強調的,是這些規劃,不止是為社會的年青一代,亦是為了年老一代,他們行動不便,卻仍想與人保持接觸,因此我們要建立一個更為友善的城市。

「行德」曾於2016年9月25日的早上10時至下午4時的6個小時內,成功將德輔道中介乎文華里至摩利臣街的地段變成200米臨時行人專區。

信心建構未來

C:你這個理念,相信大家都明白的,因此「行德」機構的成立,就是為了建設一個更健康及共融的城市,並一直都努力地爭取將中環德輔道中部分地段設為行人專用區,希望藉此為日漸衰落中的中環商業區帶來新機,同時將該路段打造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間之一。在這個德輔道中規劃藍圖中,你們建議將畢打街到西港城一段長約1.4公里的德輔道中劃為行人專用區,以改善該區空氣污染和交通擠塞等問題。為何你們如此深信,這個動議,可以為香港帶來重大改變?

M:我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需要一份對自己城市的自信心,因此透過「行德」這個將中環德輔道中部分地段設立為行人專用區的項目,是為了展示給整個社區及香港市民知道,原來有些事情,只要有決心,最後是可以做到的。近年常有人批評,香港已失去了昔日的地位,在市場上失去了過往的競爭力,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是Yes,亦可以是No,而從我的角度,是想到現在的香港人是越來越失去自信心了。為何他們不可以相信,終有一日,我們是會爭取成功的!因為這對香港的長遠發展,市民的生活,是有非常巨大的好處的。

C:當然,每逢向政府提案,都牽涉很多人力物力,亦要花很多時間去進行交涉。你們不是曾成功於2016年9月25日的早上10時至下午4時的6個小時內,首次將德輔道中介乎文華里至摩利臣街的地段,變成200米臨時行人專區?當日為星期日,現場很熱鬧,並有多達 14,400 名市民參與及共享這片新的公共空間。這似乎已是成功的先兆了。目前你對爭取新規劃方案是充滿信心的嗎?

M:對,我們是充滿信心的。自新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我認為事情會更為明朗化,亦加強了我們的信心。

C:你們會繼續等?等多久?

M:應該不會太久。然而我們亦會將目前的工作一直傳承下去,讓更多年青人去參加,但我應該還會工作一段日子的,須知道我們的家族,都是比較長壽的。

「行德」對德輔道中規劃方案的設想圖。

Profile

已故「電影大亨」邵逸夫姪孫,畢業於劍橋大學歷史系。他在加入家族生意前,曾於倫敦、新加坡和香港任職企業律師六年。其後一直關於香港公共空間及環境問題,持續活躍於各種相關社會活動,並與志同道合者共同創辦了多個非政府組織,包括推動城市規劃的Designing Hong Kong和「行德」,以及改善空氣污染的「健康空氣行動」,並出任慈善機構董事。他於2005至2015年間獲委任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受託人理事會成員,亦於2000至2008年間任職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區主席;2004至2008年間,亦曾擔任政府環境諮詢委員會成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