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電子支付時代 港靠「轉數快」追落後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在九月十七日宣布推出「轉數快」跨銀行電子支付系統,令本港電子支付服務踏前一大步。

香港的電子支付發展由「八達通」推出時的領先全球,至後來只靠「八達通」,由於不思進取,最後落後全球,當中尤其被內地遠遠拋在後頭。至去年九月尾,金融管理局宣布力谷金融科技(Fintech)七招追落後,到日前終於推出重招「轉數快」──一項跨銀行電子支付系統。由於這個實時支付平台可同時支援港元及人民幣以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二維碼轉帳,並已獲得二十一間銀行及十家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參與,覆蓋面廣泛,料可為本港追回大部分失地,但也同時意味本港未來的支付模式將出現大變化,用少了現金之餘,商戶間的賒數情況或有轉變。

金管局本月十七日宣布正式啟動快速支付系統,並將它命名為「轉數快」。新系統是金管局於二○一七年九月宣布有關推動香港邁向智慧銀行新紀元的七項措施之一。「轉數快」每日二十四小時、每星期七天全天候運作,提供平台全面接通不同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跨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的即時資金轉帳。市民用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作為收款人的識別代號,就可以即時進行支付或轉帳。除港元外,「轉數快」亦支持人民幣支付交易。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轉數快』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小額實時支付平台,支援港元和人民幣以手機號碼、電郵地址或二維碼轉帳,全面接通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帳戶,令零售轉帳和支付可方便快捷地進行。『轉數快』的推出,標誌著組成香港金融基建核心部份的支付系統將進入一個新紀元,既為零售支付業帶來新機遇,亦促進金融科技創新,為市民提供更大方便和新體驗。」

香港目前的電子支付尚未算太普及,但「轉數快」將令本港生態大變。

市民即日已可開始通過參與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的手機程式在「轉數快」登記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作收款帳戶代碼。從九月三十日起,就可使用「轉數快」轉帳、支付和收款。目前有二十一間銀行(包括大部分零售銀行)及十家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參與了「轉數快」系統,為客戶提供服務。

支援港元及人幣

「轉數快」同時支援港元或人民幣轉帳,前者由金管局設立帳冊,以供交收港元「轉數快」支付交易;後者由中銀香港設立帳冊,以供交收人民幣「轉數快」支付交易。而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負責港元「轉數快」及人民幣「轉數快」。

正如港元結算所自動轉帳系統(CHATS)及人民幣CHATS般,港元「轉數快」及人民幣「轉數快」均會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受金管局監管。該條例亦為透過港元「轉數快」及人民幣「轉數快」所作交易的交收終局性提供法定支持,保障交收終局性免受破產清盤法例或任何其他法例規限。

此外,為推廣二維碼支付,金管局宣布推出香港零售支付共用二維碼標準,以及相關流動應用程式。今日推出的免費流動應用程式稱為「香港共用二維碼」(HKQR),可將不同支付服務營運商的二維碼整合成為一個綜合二維碼,以方便商戶,尤其中小企,利用同一個二維碼接受不同方式支付,而毋須向客戶展示多個二維碼。HKQR流動應用程式可於已可在 Google Play Store及Apple App Store下載。

限制較PayMe少

一九九七年九月,「八達通」橫空出世曾令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領先全球,目前全港發卡量逾三千二百萬張,覆蓋率幾近百分之一百。可惜之後不思進取,很大原因是其襲斷地位所致。當全世界都在發展不同的電子支付模式時,尤其內地的發展速度更快,本港「八達通」早被反攻,內地的WeChat Pay及Alipay便先後登陸香港,更早已大灑金錢爭取客戶,如之前綁定的士消費優惠等。

在金管局宣布推出「轉數快」系統後,即有多家銀行推出優惠吸客。

至於Apple Pay及Samsung Pay都是電子支付的一種,但它們與WeChat Pay及Alipay一樣,都需要先綁定銀行帳戶或信用卡,即消費由某一戶口支付。至於匯豐銀行去年初推出的PayMe,與金管局新推出的「轉數快」有點相似,用者可透過PayMe帳戶轉數予任何一位有手機號碼的人士,收款人則可把收款轉帳至銀行帳戶。不過,用戶在轉帳予他人時,必須在PayMe存有足夠現金,而現金則可透過信用卡轉帳至PayMe平台。

相對於PayMe,「轉數快」就不需要預設一個平台,即用戶可透過任何戶口轉數予第三方,付款方不需預先登記,打破過往的局限。正如陳德霖在金管局網誌《匯思》所言:「香港的零售支付仍然存在一些樽頸,主要出現在三方面:小額銀行間轉帳、從銀行帳戶為電子錢包充值,以及不同的電子錢包系統之間轉帳。如果我們不解決這些樽頸,香港的金融基建就不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轉數快」就正正解決了有關問題。

擁有五大優勢

他在文中更進一步解釋「轉數快」有五大優勢:

(i)年中無休:每日二十四小時、每星期七天,全年運作的電子支付系統;

(ii)操作簡便:轉帳或支付只需用登記了的手機號碼或電郵地址便可完成;

(iii)明確穩妥:所有跨銀行的港元支付以銀行在金管局的結餘實時進行,交收最終法律地位不庸置疑;

(iv)支持雙幣:同時支持港元或人民幣的支付;

(v)全面接通:銀行戶口與電子錢包,以至不同電子錢包之間全接通;以及

(vi)免費使用:個人客戶之間小額轉帳或支付零收費。

除了啟動「轉數快」之外,金管局同時宣布推出「共用二維碼」「Common QR Code」的標準及應用工具。金管局和業界共同努力,由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HKICL)研發出一個手機應用程式,可以將不同流動支付工具的收款二維碼合併成為一個共用二維碼,費用全免。共用二維碼能大為方便小商戶使用流動電子支付,讓他們毋須在收銀處擺放一堆不同支付工具的二維碼。

相對於匯豐的PayMe,「轉數快」可直接由市民存戶直接付款,不用經中間平台。

由於轉數快打破了不少限制,勢令香港零售支付生態出現大改變。陳德霖預期,除了銀行和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在用戶和商戶群相互之間的競爭外,市民的生活習慣(包括購物和支付)都會逐漸改變。「轉數快」加上金融科技發展,例如虛擬銀行,將幫助香港的銀行業進入一個「智慧新紀元」。在這個新紀元裏,沒有一樣東西是全「靜態」,只有「進步」才是「永恆」。

小心網絡保安

的而且確,「轉數快」可令市民往後更方便轉款至其他電子支付工具,並可進行跨平台過數,對電子支付的普及化尤其重要,未來市民使用現金的頻率可能會大減。但有商戶擔心電子支付愈方便,尤其部分銀行不設轉數上限,目前一些有進行賒數的行業,將來會否轉變?屆時可能大家都把賒數的款項轉由銀行預付,變相令銀行生意增加。

另外,電子支付普及還衍生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網絡保安。香港銀行同業結算有限公司就提醒大家,使用「轉數快」以後,與其他人共用裝置前應三思;如有電子錢包應用程式,便不宜讓陌生人使用你的電話;切勿在手機儲存使用者名稱、密碼、帳戶號碼及其他敏感資料,包括儲存於應用程式內。

此外,若發現或相信裝置已被入侵,遺失或被盜,或帳戶被用作進行未經授權交易,應在切實可行情況下盡快聯絡銀行或儲值支付工具(SVF)。同時要為裝置設定密碼,並為電子錢包設定獨有的密碼,以及利用裝置提供的額外保障措施;以及只從官方App Stores或可靠來源下載及更新應用程式。當然,如手機號碼有變動,就要立即通知銀行,並盡快更新登記紀錄。

Related Articles